造船业也是波兰一个重要产业部门。1980年其产量曾列世界第七位,欧洲第三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下降为世界第九位,欧洲第五位。主要造船厂有4家,其中什切青造船厂和格丁尼亚造船厂目前规模最大,效益最好。什切青造船厂在20世纪90年代初濒临破产,1992年负债I.16亿美元。后来该厂进行改革,转向专门生产中型集装箱船,职工由11000人减为7000人。不久,订货增加,该厂不仅还清了债务,还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造船厂。它的中型集装箱船产量占世界的27%,列世界各船厂首位。作为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起家处和团结工会发祥地的格但斯克造船厂,由于在波兰政局剧变后没有进行会带来阵痛的市场型改革,1996年负债1.5亿美元,不得不宣告破产。1999年,格丁尼亚造船厂决定兼并该厂。 波兰造船业于20世纪90年代转向大船制造,1990年载重吨位100以上的海轮总产量为35艘,总吨位仅13甲4万吨:1998年为34艘,总吨位数却达到91.7万吨。20世纪90年代后期,波兰船产量上升到仅次于日、韩、中、德,居世界第五位。波兰战后曾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兴建了克拉科夫诺瓦胡塔钢铁联合企业、卡托维兹钢铁联合企业等大型钢铁厂。1980年钢产量为1950万吨,位列世界第八,欧洲第五: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逐年下降,1998年降为991.6万吨,位列世界第十九,欧洲第八。波兰煤、硫、银、铜、玻拍等矿物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年有铁路26076公里,每一百平方公里国土有铁路8.3公里。此后50年间,主要是进行电气化改造和淘汰营运量小的铁路。1949年电气化铁路仅有113公里:1998年增加到11614公里,每一百平方公里国土有3.7公里。1999年波兰铁路总长度减少为22891公里,每一百平方公里国土有铁路7.3公里,但铁路密度仍居世界第七位。铁路密度居前两位的是德国和瑞士,都是12.4公里。波兰铁路密度高于英、法、意、日等发达国家,远远高于美国(约为2.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