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人类表达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对人类的精神境界的发展有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波兰民族对世界音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它产生了以肖邦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同时,波兰的爵士乐和民间音乐也有其鲜明的特色。 肖邦(Fryderyk Chopin,1810-1849)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在襁褓中便对母亲和姐姐的琴声有奇特的反应。6岁即能再现他所听到的自然声音编造曲调。7岁写了一首《G小调波洛乃兹》并印刷出版。作为一个颇有名声的神童,他经常在王公贵族的聚会上演奏。16岁入华沙音乐学院,后来又到维也纳学习。学习期间,波兰爆发反俄起义。家人阻止他回国参战,维也纳人不关心他的民族斗争,他决定去巴黎寻求对波兰民族独立斗争的支持。在办理护照一延再延的时间里,他开始为一些爱国主义诗歌谱曲。波兰国歌的曲调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后来他奔波于法国和英国之间,创作了大量乐曲,同时也参加波兰的救亡活动。结识了很多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为了生计,经常登台演奏或为私人教授音乐。家乡不断传来起义被镇压的坏消息,使他悲痛欲绝。1848年,法国爆发革命,周围的人都漠不关心波兰,心灰意冷的肖邦更为沮丧。1849年,肖邦在巴黎与世长辞。一年后,家乡来人为他的纪念碑揭幕时,在他的坟前洒上了波兰的泥土。 肖邦一生创作主要是钢琴协奏曲和钢琴独奏小品。包括55首马祖卡、13首波罗乃兹、24首前奏曲、27首练习曲、19首夜曲、4首叙事曲和4首诙谐曲。他从未创作歌剧,这使他早年的导师和一些挚友包括密茨凯维奇感到遗憾。但他极其细腻的想象力和精益求精的技巧,特别是他窥视心灵奥秘的睿智以及洞察钢琴的神奇音响的能力,使他进入不朽的音乐大师之列。他的音乐虽是浪漫的,但却没有一般浪漫派的那些相沿成习的花饰。他的音乐具有一种典雅的纯洁和明智的灵动。 肖邦之后,波兰还产生过不少优秀的音乐家,主要有:波兰歌剧之父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科(Stanis?aw Moniuszko)、小提琴家亨·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钢琴家依·帕德莱夫斯基(Ignacy Paderewski),以及许多现代的交响乐创作家。 爵士乐在二战前后极为流行。现在华沙和弗洛茨瓦夫市(Wroc?aw)每年都举行爵士乐音乐节。波兰的民间音乐每个地区都有所不同,其中以塔特拉山区最具特色。民间音乐伴之以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极为赏心悦耳。肖邦等许多大音乐家都非常注意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启发创作灵感。 |